國內今年經濟形勢普遍不好,再加之物價上漲,綠化苗木市場萎縮,而且家庭消費市場萎靡不振。以零售業務為主
的花卉市場,感覺人氣明顯不如往年。集團采購市場徹底沒了,國家經濟形勢不佳,個人消費能力減弱,家庭消費
市場不如去年,銷售額同比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。市場顯疲態,如何讓淡季不淡?
淡季提前或與天氣因素有關。去年冬季,華東遭遇極寒天氣,很多花被凍死、凍傷,導致更換時間提前,市場旺季
啟動得早,自然也結束得早,導致后期消費疲軟,這或是原因之一。
種植戶和經銷商們,積極開拓市場,或降價走量,或“抱團取暖”,或轉型生產。公司為應對淡季,一是提前制定銷
售計劃,二是積極開拓市場。4月,公司就制定好了5月和6月的銷售計劃,為完成計劃,以往公司業務只面對一級
批發市場的大戶,現在也在積極爭取二級、三級批發市場的小戶,還有生產商采取降價策略,雖在一定程度上拉動
了銷售,但效果并不顯著。部分地區生產商形成區域性聯盟,為避免市場無序競爭統一定價,在淡季中抱團取暖。
此外,一些經銷商轉型生產。經銷市場越來越不好做,我們嘗試轉型生產,最近去外地找了30畝地,主要用來生產
當下流行的多肉植物,今年9月產品即可上市。
國內花卉銷售每年都會經歷一段淡季時期,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、7、8月份。而今年和往年明顯不同的是,淡季提
前了一個多月,很多城市綠化銷售從5月初開始便呈現出大幅下滑的勢頭,經銷商無奈表示,淡季提前到來,讓人措
手不及。緣何淡季提前?又該如何應對?在低迷的行情下,經銷商也是“各顯神通”,使出渾身解數拓展銷售渠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