箬竹原產(chǎn)于華東、華中等地,在北京及以南地區(qū)亦有栽培。適應性強,較耐寒,喜濕耐旱,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輕度鹽堿土中也能正常生長,喜光,耐半陰。
箬竹林大多為雜灌草混生,或分布于林下。通過劈山、清除雜灌,達到改善、優(yōu)化生長環(huán)境和便于采摘之目的。以保持一定的濕潤環(huán)境,從而利于箬竹的生長。提供箬竹足夠的陽光。同時,清除林中較大的石塊、柴根,從而利于繁殖。
3、合理施肥:5~6月結(jié)合削山松土進行,將肥料撒施于已劈山的林地中,然后松土遮蓋。此時施肥目的主要為竹鞭的生長提供條件,因此要以速效肥為主。有條件的地方,在秋、冬季可施有機肥,這樣既能提高林地土壤肥力,又可保持土溫,對新竹芽眼越冬有利。
4、營造:由于目前的箬竹林很少有成片純林,且有的箬竹林葉用利用價值較低,需要改造。通過營造繁殖優(yōu)質(zhì)箬竹林,既可方便林農(nóng)采摘,又可提高箬竹林收益。造林方法主要采用帶母竹繁殖和移鞭繁殖,造林地為杉木林、杉木采伐跡地及箬竹片區(qū)周圍林地,挖穴或開溝造林,株行距:0.5M*1M。
4.1、帶母竹繁殖:選擇1~2年生、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、帶有鮮黃竹鞭,其鞭芽飽滿的母竹,挖前要確定竹鞭走向,然后在距母竹30厘米~80厘米處截斷竹鞭。留來鞭15厘米~25厘米,去鞭20厘米~30厘米。用利刀截去其上部,一般保留3~5片箬葉、然后栽入于預先挖好的穴中。入土深度比母竹原來入土部分稍深3厘米~5厘米。栽后及時澆水,覆草,開好排水溝。
4.2、移鞭繁殖:選2~4年生的健壯竹鞭,在竹鞭出筍前1個月左右進行。挖出竹鞭后,切成50厘米~80厘米為一段,多帶宿土,保護好根芽,種植于穴中,將竹鞭臥平,覆土10厘米~15厘米,并覆草以防水分蒸發(fā),一般夏季可長出細小新竹。為防止新竹枯萎,可剪去1/3竹鞘,保留3~5盤枝葉。